一片叶子可能轻如鸿毛,可当它与百姓的小康生活联系在一起,分量又重若千钧。这片叶子,就是安吉白茶。2020年底,《一片叶子的重量:脱贫攻坚的黄杜行动》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全景式展现浙江黄杜村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长篇报告文学,不仅讲述了黄杜村人如何靠着“一片叶子”摆脱贫困的故事,更展现过上好日子后的黄杜村人,如何帮助其他贫困地区脱贫的家国情怀。
一部安吉白茶的发展史
黄杜村,是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地。《一片叶子的重量》记录了安吉白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黄杜人努力培育品牌、保护品牌、经营品牌、擦亮品牌,让安吉白茶成就了中国茶叶发展史上一个奇迹。
和其他茶叶相比,安吉白茶的历史算不上悠久。它的产生源于一棵古茶树——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村的小村庄横坑坞有一株野茶树,生长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山谷里。平时这株茶树都是绿油油的,到了茶季叶子泛白,而且是玉白色的。摘下稍作加工,喝起来口感很特别。过了茶季,叶子又变魔术般返绿了。这茶树也开花,却不怎么结籽。即便结籽了,播种,等长大,到了茶季新茶树叶子还是白不了。
1981年,“浙北地区当地茶树品种选育课题组”成立,从当年9月起,课题组耗时一年时间,对湖州茶区茶树品种摸底,共选定单株优树77株,对每一株所在地的气温、雨量、土壤ph值、海拔高度、性状等信息编号建档,并剪取插穗,用于良种选育。大溪村横坑坞这株很怪的茶树就“出位”了,首度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垂青。
1982年,课题组在安吉县林科所设立无性繁殖苗圃地2亩,并从横坑坞这株古茶树身上剪取茶穗537株,开始扦插繁育,成活288株幼苗。这年冬天,课题组又设立良种选育小区对比试验地2亩,并开始移植。横坑坞这株茶树的“成绩单”是种植82株,成活75株。1985年春茶期间,课题组从小区试验地茶树上采制5个茶样,送浙江农林大学茶叶系进行生化测定。横坑坞的这株古茶树,进入名单。这株茶树上的,取名“大溪白茶”。从1986年3月15日开始,课题组确定专人,对12个无性繁殖品系进行发芽期和抗逆性观察记录,积累数据。“大溪白茶”闯关成功。
1987年,在黄杜村种下了第一株白茶,并形成一套生产管理、销售体系,奠定了安吉白茶绿茶高端品牌地位。横坑坞那株古茶树,也有了专有名字——“白茶祖”。安吉白茶苗,就是从这株茶树开始,由一而十,由十而千,由千而万……
“种茶叶不只是种茶叶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就是围绕着这个安吉白茶,要做好周边,一起来烘托起这个产业。”当安吉白茶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时,黄杜人通过“政府拉着茶农的手”,向历史的深处挖掘文化内涵,给安吉白茶寻找内在而深厚的支撑,彻底叫响“安吉白茶”这个品牌。
一部脱贫攻坚的故事汇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杜也是一个贫困村,姑娘不愿嫁进来,小伙子只能打光棍。2001年,溪龙乡白茶产业的产值超过1800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可以说,安吉白茶的发展史,也是黄杜人的发家史。《一片叶子的重量》像是一本脱贫故事汇,全书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一个个小家的变化,反映出黄杜村的脱贫成果。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这是黄杜村的脱贫故事,而“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这是黄杜人对“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认知和实践。与一般脱贫攻坚题材的文学作品不同,《一片叶子的重量》不仅讲述了黄杜人用行动脱贫致富的故事,还讲述了黄杜人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在脱贫攻坚的斗争中,富起来的黄杜人齐整整地站出来,开启了“黄杜行动”的第二篇章。
2018年4月,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召集村里的19名农民党员,联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并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
在讲到黄杜人决定给贫困地区捐茶苗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对比:“那段时间,盛阿伟走在路上,总是有人拦住问:茶苗够不够?我们家里有。想当年,盛阿林走在路上,总是有人拦着问:什么时候村里给我们把账结了,就那么几个钱。”同样是拦住村干部问话,前后两句话的变化,反映出的不仅是黄杜人“不差钱”的生活之变,更是黄杜人的精神之变、思想之变。
2018年7月6日,新华社播发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农民党员来信提出向贫困地区捐赠白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方面,确定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三省四县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作为受捐对象。这些地方都是国家贫困县和省定深度贫困县,受捐群众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杜人他们拿出最好的茶苗,整车整车往三省四县运送。2019年“白叶一号”扶贫项目又扩充了范围,三省四县之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新加入受捐地名单。除了捐茶苗,黄杜人还庄严承诺点对点帮助贫困户,包种包销,手把手教种植管理技术,不种活不放手,不脱贫不放手。
在疫情期间,黄杜人的帮扶行动也没有停止。书中写到:“摆脱贫困,也是一场“战争”,正所谓“脱贫攻坚战”,每个人都不应该是清谈客、旁观者。那段时间,黄杜人身处两个“战场”。他们在严格防控疫情、为自家的茶叶能否顺利采摘大伤脑筋之外,还有远隔千里的牵挂。”截至2020年4月,安吉县共派出42批300多人次的技术人员实地指导,解决各种种植技术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累计培训茶农43批次1300余户,指导技术人员、管理人员34批次230多人。三省五县,黄杜人捐赠茶苗2200万株,种植面积6217亩,预计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01人。“白叶一号”茶苗,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一缕缕亮光,也成为这些地方的一张新名片。
一部党员精神的启示录
“一株茶苗有乾坤,一片茶叶见精神。”在讲述安吉白茶发展过程时,作者忍不住感叹:原来种白茶是个“吃螃蟹”的事。在安吉白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少不了一群敢想敢干、带着黄杜人走向共同富裕的共产党人。他们中有首次将横坑坞古茶树的枝条繁育成功,结束了“近千年来安吉白茶只此一株”历史的技术人员刘益民,有下定决心种植白茶并开办茶场的黄杜人盛振乾,有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乡干部、被称为“安吉白茶叶妈妈”的叶海珍,也有做榜样带头种茶的村党支部书记盛阿林……
在《一片叶子的重量重》一书中,作者不吝笔墨,借助他人之口和内心活动,生动地描写了这些党员的形象:“刘益民手工炒茶,盛家老三盛勇成是助手。在他的印象中,师傅是不怎么顾家的,一心扑在茶叶上,‘他总是在说要把这个茶叶弄好,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很有老党员的风范’。”
“盛勇亮回忆,家里试着种植白茶,生活有改善,父亲盛振乾经常说,要是大家的日子都过好一点就好了,‘老爷子是一个农民,也是一名党员,不只是想着自己的’。”
“1995年10月,叶海珍被任命为溪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党龄10年,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一个女同志,组织上信任,安排在这么一个位置上,是需要干点实事的;天生又是遇事风风火火的性格。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共同作用,给叶海珍以向前的驱动力。叶海珍要在一片叶子上使力气。”
“盛阿林是老支书了,老百姓的生活不如意,又一时找不到出路,他也是干着急。乡长是代表组织来谈话,要求带头种茶叶。可以!满口答应。这是个要讲原则的事。自己当村支书的,遇事不打头阵,让谁去!现在计划建设千亩白茶基地,这在当地是个大工程,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是要扛大梁的。”
这些看似与白茶产业发展并不相关的人物描写,描摹出务实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党员群像。作者并没有直接赞扬广大党员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却又似乎时刻在展示在脱贫攻坚中所党员们所展现出的一种精神。正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往前站,向我看,带头干”,坚持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黄杜人才能通过种茶走上了致富之路,白茶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黄杜有了千亩白茶基地,溪龙乡有了“安吉白茶街”,“安吉白茶”成为是我国茶叶类第一枚证明商标。“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这正是脱贫攻坚能过取得胜利的精神密码。
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力作
《一片叶子的重量》以微观的视角,展现脱贫攻坚的宏观题材。作者着笔于具体的脱贫攻坚的故事,故事真实、细节生动、人物鲜活,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构成黄杜脱贫攻坚的故事,而黄杜脱贫攻坚的故事,又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正如作者在序章里所说:一片安吉白茶,激起一汪活水。黄杜故事,就是中国故事。
整部作品回顾过去,关注当下,放眼未来,既回顾了黄杜脱贫致富的历史,也记录了黄杜在脱贫攻坚中的实际行动。说是“脱贫攻坚的黄杜行动”,作者的眼光却并不止于脱贫攻坚结束,“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徐徐铺开,新生代黄杜人正在布局,给一片叶子注入更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后小康时代”,黄杜人在探路。”作品的最后,作者关注了80后、90后黄杜新茶人的新理念,讲述了还在上小学的黄杜新生代的茶生活,他们是黄杜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
作为一部展示脱贫攻坚成就的报告文学,《一片叶子的重量》的影响不只在于全景展示了黄杜脱贫攻坚的故事,它还有着深刻的文学意义和文学价值。作品入选“2020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人民文学》杂志还以《一芽一叶总关情》为题,刊发了第二章的主体内容,编者在“卷首”写道:“《一芽一叶总关情》所记述的地方是浙江安吉——大名鼎鼎的白茶之乡,这部作品写活了一片叶子与一方百姓的新时代风采,人、事、物、理都那么滋味十足,有生活密度、有故事浓度、有时代高度、有情感温度,将爽利恰切的语句,匹配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让此文又拥有了一种值得肯定的写作态度。”
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笔,这本书既有报告的全面,又有文学的艺术审美。作者运用了大量数据、史料,详细记录了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及黄杜人的脱贫行动,整本书语言优美,朴实叙事中营造出文学的美感。可以说,这本书无论是在脱贫攻坚史上,还是文学创作中,都是一部难得的著作。
[责任编辑:焦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