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书写“新山乡巨变”-凯发k8一触即发

凯发k8一触即发首页> 好书荐读> 详情
文学书写“新山乡巨变”
2022年06月14日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贺绍俊

  60多年前,面对当时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革,作家周立波回到家乡湖南益阳清溪村,创作了红色经典小说《山乡巨变》。如今,这部作品所描绘的清溪村发生了哪些变化?由此反映出乡村振兴怎样的面貌?作家余艳回到生于兹长于兹的故乡,以长篇报告文学《新山乡巨变》(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对清溪村进行接力书写,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


  20220613e3dccc50b5584f04b50310f93caa1f50_202206109d4775d847b4434e84f978e5bb3689fd.jpg

《新山乡巨变》:余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清溪村的两次山乡巨变内涵不尽相同。与《山乡巨变》作比较,读者既能看出两次巨变的不同,也能看出两次巨变的连续和递进关系。比如作者引用《山乡巨变》:“你想想看,如果没有合作化,如果还是各干各,我们会有这样好世界?肯定没有。”这就点出了上世纪50年代乡村巨变的要旨:将农民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作者对今天的山乡巨变也有提纲挈领的描述:“借助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清溪村长满了数字细胞,根植了互联网思维,插上智慧的翅膀,带动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新科技应用让当下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紧接着,作者通过生动案例印证着自己的阐述。农民曹政奇稻虾共养,得到了丰厚收获;青年农民俞聪坐在空调房里,用手机控制监看智能化种养殖;此外,宽敞舒适的住房,清新优美的环境,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村民们在互联网上销售茶叶、小龙虾等各类农产品的火热场景……通过跨越时空的鲜明对比,“新山乡巨变”让读者耳目一新。

  “新”是报告文学着力点,作品以“新”为题分为四大部分:新清溪、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每一个“新”,都以《山乡巨变》为参照系。清溪村之所以在70多年里接连创造新的奇迹,其成功经验就蕴含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历史脉络中。作家认识到必须将书写对象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来观察比较,才能把握事物本质,于是努力打开历史的视野,从新中国、新时代这两个关键词入眼、入笔,写出了历史纵深感;从乡村振兴战略着眼,通过一滴水反映整个时代,写出了“巨变”的内生动力和时代助力;同时,作家在作品的结构、布局、遣词造句上细致琢磨,写出了报告文学的质感。其写作过程也是不断向前辈作家周立波学习和致敬的过程。作家从认真阅读《山乡巨变》开始,一遍遍寻访小说中的原型,一次次直达现实生活的现场,用心观察、感受和理解,使这次写作成了一次对周立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作方式的具体实践。其学习和实践效果,当交由读者和时间来检验。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散发出茶子花清香,《新山乡巨变》将《山乡巨变》作为写作的对照,将其融入结构和叙述之中,以诗意化的文字真实描绘了新时代山乡焕然一新的面貌,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贺绍俊)

  [责任编辑:焦建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