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汇聚而成,自古以来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文化环境孕育了多元、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新时代以来,青海省积极利用多民族特色文化优势,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让非遗在青海这片热土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黄南藏戏《金城公主》剧照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
进入新时代以来,青海省积极开展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省级及以下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体系,加强了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评估和动态管理,建立了一批非遗就业工坊等非遗保护传承、宣传、展示和传习场所,开展了非遗数据库的相关工作。
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名录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5项,全省四级非遗名录项目共计3016项。青海省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的10个类目整体分布较为均衡,主要集中于藏族、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且存在较多类似花儿、格萨(斯)尔和热贡艺术等多区域、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国家级传承人何满(左1)
目前,青海省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4245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88人,省级传承人342人。传承人在民族分布上主要以藏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为主,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传承人居多,在年龄分布上以中老年传承人为主。由于青海部分非遗项目存在多民族共同传承的情况,有个别传承人存在同时传承两个项目的情况。
同仁刻版印刷技艺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2021年11月,青海省文旅厅制定了《青海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将非遗项目和传承群体还原到具体的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目前,青海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即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已设立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即德都蒙古(海西)、土族(互助)、循化撒拉族、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实验区及河湟文化(西宁)生态保护实验区。
唐卡大赛
此外,青海省还设立了多个非遗青绣就业工坊、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全力推进非遗保护工作。
持续完善政策法规,为非遗传承提供坚实保障
政策法规是保障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石。青海省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些政策不仅明确了非遗保护的目标和任务,还规定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方法,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马背藏戏
近年来,青海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出台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印发了《青海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将非遗保护、传承全面纳入了法治化体系,通过拟定《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和《“青绣”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方案,充分发挥非遗赋能作用,加强非遗工坊建设,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认定省级青绣工坊40家、培育工坊70家,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及低收入家庭脱贫增收,3家省级青绣工坊入选国家“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加强文化生态保护,为非遗传承营造鲜活发展空间
文化生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青海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注重加强文化生态保护,通过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等方式,为非遗传承提供了鲜活的文化生态和发展空间。
青海依托非遗资源打造了3个国家级、5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通过完善非遗名录体系、举办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加强保护区内非遗传习设施建设、开展传承群体培训、推进核心区域整体性保护、培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措施,有效推动了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基本达到了“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大通傩舞老秧歌
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方案》有关“加强黄河流域非遗调查研究和非遗系统性保护,加快推进黄河流域非遗整体性保护”的号召下,青海省文旅相关部门联合发布《黄河青海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规划中提出“打造河湟文化品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等发展目标,整合利用黄河流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保护双管齐下,有效保护黄河文化资源,打造河湟文化品牌。
跨区域打造“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区”“黄河生态旅游示范区”“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区”,推进黄河文化遗产廊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助力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重视交流宣传,为非遗传承打造活跃发展平台
交流宣传展示是推动非遗传承活跃发展的重要途径。青海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注重加强与非遗项目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青海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此外,通过参加国际展览、演出和交流活动,借助国际平台展示青海非遗,有效提升了青海的文化软实力。
九曲黄河灯阵
结合现代生活,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平台大力宣传青海非遗项目。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了各类非遗主题宣传展示活动;先后参加了中国非遗博览会、黄河非遗大展,同时,省内各市州围绕特色非遗资源,举办热贡六月会、格萨尔文化旅游节、玉树传统赛马节、土族纳顿节、花儿会、拉伊大赛、那达慕民俗节等活动,全方位展示和宣传了青海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旅融合推出热贡黄南非遗之旅、河湟民俗非遗之旅、德都蒙古族非遗之旅等3条精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通过教育宣传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传统工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和中小学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为大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体验,西宁市“非遗进校园”入选全国优秀实践案例。
青海还积极开展非遗普查和数字化保护,对全省范围内的非遗项目进行记录和梳理,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实物证据。组织实施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和“青海文化记忆工程”,加强了记录成果的转化利用,完善了非遗信息的存储和展示,提高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建立非遗数据库、非遗宣传网站等平台,向公众展示非遗事项及相关文化资源,有效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注重传承人培训培养,为非遗传承留存永续发展活力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力量。青海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注重加强传承人的培训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师徒传承等方式,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青海还建立了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传承人进行认定和扶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传承环境和条件。这些措施不仅激发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保证了非遗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走马比赛
在持续完善非遗传承人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制定了《青海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细则》《青海省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修订《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依托“国家非遗记录工程”和“青海文化记忆工程”,完成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记录工作,不断完善了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四级名录体系。
通过各类研培活动和国际国内交流活动,加强非遗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推动非遗传承人全面发展、自主创新。同时,通过促成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在学术领域积极探索,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为非遗传承人的成长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平台、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四五”以来,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标志着我国的非遗保护发展进入加强系统性保护、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并重的阶段。202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要求。
对青海而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青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依旧任重道远、道阻且长。未来,青海将在坚实的政策保障、鲜活的发展空间、活跃的发展平台以及永续的发展活力中,书写出更为精彩的非遗传承发展篇章。(执笔人:阿琪)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