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巴颜喀拉山和玛卿雪山之间,总面积76442平方公里,地域辽阔,山势雄伟,这里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更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
果洛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突出,传承形态多样,是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
青海马背藏戏是在藏戏的基础上创立的独特戏种。始于17世纪中叶果洛部落间的赛马会,由此在果洛地区兴起了马背藏戏的艺术表演。
格萨尔马背藏戏
马背藏戏是集中了藏族古典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马术表演等内容并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喜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现果洛境内具有代表性的甘德隆恩寺玛域格萨尔马背藏戏团、甘德东吉寺大云马背藏戏团、甘德县夏仓马背藏戏团、久治县阿绕格萨尔马背藏戏团等四个藏戏团曾荣获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先进集体奖。
2008年“青海马背藏戏”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果洛马背藏戏团所表演的马背藏戏是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史诗等作为表演主题,通过说唱、舞蹈和逼真的马术表演,再现剧中所描写的历史场景和丰富的故事情节,现代马背藏戏在音乐、服装、演技、道具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成熟。
格萨尔马背藏戏
青海马背藏戏的剧目内容繁多,其中有世界史诗《格萨尔》,还有《智美更登》《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格萨尔赛马称王》《年宝的传说》及藏族传统的八大藏戏中的部分剧目和片段,剧中穿插诗歌、格言、谚语、故事、赞词等内容,通过丰富的马术表演表达剧目内容。
马背藏戏是广大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广袤的草原为舞台,巍峨的雪山为背景,日月星辰为灯光,从草原走向城市,展示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果,提升了藏戏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带给群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和历史感,感知非遗的温度,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马背藏戏演员演出前化妆较为简单,除剧中部分主角戴面具外,其他演员一般是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服装根据剧中人物扮演的角色而定,大部分以盔甲着装,色彩亮丽,戏中的音乐由多种民间音乐元素组成,曲式庞大,结构复杂。说唱方式形式多样,有联唱,有独唱、合唱等,曲调形式多样,旋律优美。马背藏戏的队形常常以藏族吉祥图案“哇所”“莲花”“央庄”等图案出现。
格萨尔马背藏戏
格萨尔马背藏戏 马背藏戏在表演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技艺性,更具有观赏性,所以对场地选择要求较高,一般小型的马背藏戏表演团体由十几套人马组成,表演场地的大小为800平方米左右,大型演出活动中的演员阵容则更为庞大。1979年恢复发展至今,果洛州由起初的6个马背藏戏团发展至50余个马背藏戏团。
马背藏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保护好马背藏戏,就是保护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推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有着重要意义。
格萨尔马背藏戏
青海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通过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的保护,使得格萨尔的文化生态得以可持续发展,在整体性保护实践中保证了史诗的存续力和活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对马背藏戏的剧本、道具、音乐、器具及相关资料进行全面详实的普查、搜集、挖掘、分类、编目,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对包括文体、声音、影像、剧情情节等进行全面记载。培养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才能的演员,系统地学习马背藏戏,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同时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深入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养,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与果洛州的旅游业相结合,提高文化旅游的品位和质量,使文化旅游保持长久的活力。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