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在建国以前,一直是一个航运发达、商贸繁荣的内陆码头,名列河南四大名镇之一,雄踞豫东,远近闻名。
明永乐六年,明成祖纳户部郁新奏言,开辟淮、颍、沙三河漕运,周家口为漕运要道。明万历年间,航运又有发展,埠口码头逐渐增多,商贾云集,桅樯林立,周家口已成为淮河流域物资集散中心之一。当时翰林学士熊庭弼曾过周家口题诗曰:“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明成化年间,贾鲁河通周家口三川交汇之后,周家口水运交通东连江淮、西通襄宛,舟楫直达朱仙镇,商品经济迅猛发展,货船往来与日俱增。三川上下,码头、埠口星列棋布,商船云集,日夜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桅樯林立,往返穿梭。资料记载,其时东起界首西到襄县,各地码头共拥有货船超过万艘,仅周家口船户700多家,占有船舶千艘以上。先后有十四省行商巨贾、能工巧匠,纷纷来周投资兴业。五方杂处,精华纷呈,促使周家口日益上升为东邻淮泗、西控秦晋、南连江楚、北通燕赵的物资交流要冲和豫东商品交流集散重镇。当时,六安茶麻、两湖竹木、两广纸糖、天津食盐、蒙疆骡马,连同省内豫西的山货煤炭、新郑的红枣、杞康的棉花、淮陈的黄花菜及当地产的皮毛、粮油等等,均荟萃周口,行销各地。
清代康乾盛世,周家口达到鼎盛时期。至清顺治年间,治理沙河先后又开辟了大渡口、小渡口、上下齐埠口、新渡口等码头。至此,周家口共拥有码头渡口22处,水陆寨门40余座,人口突破22万。
清末民初,平汉、津浦、陇海铁路相继建成通车,航运开始衰落,但周家口夏季民船总数还在200至500只之间。
1949年后,随着国内物资交流模式的变化,陆上运输地位上升,内河航运日趋下滑。但截至1955年,周口仍有货船500余只,货运量占全省水运四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周口经济迅猛发展,重振沙颍河航运事业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刘湾、郑埠口等码头相继恢复通航,满载的机动货船顺颍入淮,穿过洪泽湖后,沿京杭大运河直达杭州。新世纪,政府在整修颍河两岸内堤护坡时,特别对周口老桥北端两侧的原火星阁码头和小渡口码头进行了加固维修供后人凭吊。2002年,市政府将这两处明清码头遗址公布为周口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