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皮影”,指流传于四川省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
这里所指的“工艺美术”是指皮影人物的雕刻制作。选择放血而死的大黄牛皮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身晾干”“下料”,待雕刻制作。绘画纸人(又称格子),将要雕制的皮人头、身、四肢分画于纸上,后将纸人画各部分粘贴在牛皮上,用40多把不同类型的雕凿进行棰刻,刻好后上色。再用手工熬制的明油(又称亮油)浸泡,泡得越透明越好。晾干后,用粗麻绳将13处关节部位进行连接,组装成人的身躯和四肢。皮影被称为“桩”,桩上的三根提签(背部和手)可供走影之人操作。只有人头分开单独制作,演戏时按人物角色变化需要装上人头即可。巴中皮影在演出时,常出现80多个“桩”和100多个男女人头。
据《巴中县文化志》记载:“川北地区早在宋代就有皮影戏,说明巴中皮影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巴中县(今巴州区)共有48个乡场(非乡级政府)68个皮影剧团,清江渡(今清江)就多达3个,而且全县有13个皮影雕刻作坊,巴中可谓中国皮影艺术之乡”。
巴中皮影在文化娱乐和民俗祭祀活动中,伴随巴中人民走过了上千年的时光流程。在今天,仍是巴山人民,特别是农民唯一请得起的民间小剧团。演出的灯调唱腔是巴山地区地地道道的民间音乐。演出的部分地方戏《斩巴蛇》《牡丹灯》和《四下河南》都是巴中可考的历史故事剧,是研究巴山地区民俗风情、人物传说、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巴中皮影皮雕工艺也是研究巴山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史料。
巴中皮影的造型艺术又有比较独特之处,如“马靠”和“马盔”的造型源于巴山民间门神的造型艺术,这在全国其它地区皮影艺术中十分少见,它的雕刻制作仍保持古代的雕刻艺术。对牛皮的选料加工既保持了传统的加工手法,更保持了牛皮的质量。制作过程由传统的、无法更改的“皮格子”,改进为可按人物造型需要进行修饰的“纸格子”,这是一大创新。其雕刻工艺的精细程度、色料的选择、亮油的加工制作等专业技术,真正达到了镞镂精巧、五色妆染、永葆明亮、不被鼠咬,可保持200年不变色。表演技艺中的“变脸”是巴中皮影的独特艺术。
[责任编辑:焦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