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守卫国门口岸的重要执法力量,该站肩负着维护国门安全稳定的职责使命。锤炼过硬本领,才能挑好千斤重担,装备科技化、警力高效化、稽查数据化……该站不断通过实践探索,推动形成和提升新质移民管理战斗力,为口岸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科技装备齐亮相,提升守护国门新战力
该站山海关警务区驻守的山海关船厂面积达311.6万平方米,厂内有18个开放泊位和6个修造船坞,日均在港外轮13艘,具有在港船舶数量多、靠泊时间长、移泊频率高以及登轮作业人员成分复杂等特点。
“面对每天数不胜数的过往行人,仅靠面对面人证对照,不仅影响通关效率,也会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同时维护好国门安全,我们向科技要战斗力,采用了‘快捷通’系统,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山海关警务区执勤一队教导员李志勇介绍说。
山海关警务区依托“快捷通”系统开设7条人员通道和1条车辆通道,采取备案通行制度,极大提升管控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将可疑人员拒之门外,打造了“码头边的全天候边检窗口”,实现了登轮作业人员和登陆下地船员“双向管控”,达成了船舶试航人员查验“零距离”,保障了船舶物料检查“零等待”。今年以来,通过实施各项港口边检便民利企措施,累计节约船舶通关时间296小时,压缩登轮许可办理时长366小时,为港口企业节约成本103.6余万元,实现了保安全与促发展的有机结合。
随着秦皇岛旅游旺季到来,入境游热度也在不断攀升,口岸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阳光下的国门,船来船往、风平浪静,但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不法分子可能潜伏其中、伺机而动,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有些违法行为藏得深,这个时候就要用上科技装备。”该站民警赵廷帅完成巡查任务后表示。
在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各种新锐装备的配发使用在这场较量中大放异彩。工业内窥镜让藏在暗中的违禁品无处遁形,电击枪让逃窜拒捕的不法分子束手就擒,还有二氧化碳分析仪、毒品爆炸物检测仪、阻车路障……人力和科技的完美融合,有效增强了口岸一线执勤执法效能,大幅提升了口岸管控水平。
动态用警“双循环”,构建警力优化新模式
“作为河北边检总站的一员,无论从秦皇岛到黄骅港,还是从石家庄到曹妃甸,不变的是工作地点,不变的是职责使命。”7月1日,该站民警姜宸媛代表河北边检总站参加国家移民管理局组织的“云宣讲”活动,在演讲中抒发了作为一名支援民警的感想感悟。
今年2月底,该站瞄准“盘活警力资源、提高综合素质”这一主攻方向,结合现有警力资源实际,向曹妃甸边检站和黄骅边检站派出支援警力26名,同时,鼓励民警积极参加支教、援边、“边检 出入境”联合办案等外派实践锻炼,畅通“动态用警”工作“外循环”。
“通过在不同岗位的实践锻炼,我的能力素质取得了更加全面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守护国门。”该站民警王璐颖表示。王璐颖是首批参加“动态用警”工作的民警,从执勤四队主动报名到执勤一队后,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并成功查处多起违法案件,为国门安全添加了“巾帼力量”。
该站通过推动警力纵向下沉、机关基层双向交流的方式,畅通“动态用警”工作“内循环”,充实一线执勤执法力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民警综合素质,为实现从“业务大站”晋升为“业务强站”提供了素质保证和能力支撑。
今年以来,该站通过“精准发力、全员覆盖”的“双循环”动态用警模式,积极探索新质战斗力建设途径和方法,累计调配警力147人次,内部交流81人,外部输送66人,广大民警主动走出“熟悉区”,迈进突破自我、主动成才的“新赛道”,全站警力调配更加精准,高效用警态势趋于成型,实现了队伍建设和中心主业的双促进、双提升,为维护国门安全积蓄稳定势能。
数据核查强防线,增添口岸发展新动能
“在守护国门的过程中,数据核查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研判,能够查找出不法分子的蛛丝马迹,将不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该站民警孙源说。孙源是“大数据战场”的一名“老兵”,工作以来,他利用大数据提供了众多案件线索,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在他心中,数据核查是守护国门的有力武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站围绕“三个中心”建设,积极发挥大数据作为“千里眼”的作用,打造边检大后台,广泛搜集涉海数据信息,搭建数据模型对港区进行动态分析、提供精确预警,为全省海港边检站执勤执法工作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为优化海港口岸建设、促进航运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同时,该站还坚持联建联创的发展理念,积极借助“外脑”智慧,与驻地海事、海警等单位开展共建交流和警务协作,建立了“小前台 大后台”“靠港预查 在港监管 离港跟踪”“全链条核查 全过程推送”综合联查机制,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发展新格局,为助力河北省“向海图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贡献磅礴力量。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