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土坑村古建筑群俯瞰图 陈煌华摄
从空中俯瞰,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保护成片的闽南古厝群,蔚为壮观。这些红砖古厝极具闽南特色,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犹如一座座宫殿,述说着中国文化和故事。
置身其中,古韵悠悠,沿着石头古道铺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海商传奇,流淌的岁月在此定格,兴盛的人事在此沉淀。土坑,这个曾经面海临风、连接世界的海商聚落,如今重新站在了时代的舞台上,焕发新的生机和荣光。
承载着历史的土坑村港市遗址,细长的石板路上,依稀可辨旧日繁华。陈起拓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世界遗产城市、“东亚文化之都”、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延续600多年、洋溢着浓郁“海丝”文化气息的闽南古村落——泉港区土坑村,正站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近年来,泉港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注重传统村落的整体规划、保留风貌、挖掘内涵、文旅融合,推动土坑村整体保护利用和良性发展,打造记得住、传得开、带得走的闽南“乡愁记忆”,激发乡村建设发展新活力,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一个成功范例。
整体规划是基础,落实“保护优先”
土坑村,古称土坑、塗山,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沿海中部,为周边十八个刘姓村庄起始母村。明永乐二年(1404),刘氏祖先刘宗孔因躲避“靖难之变”,携眷渡海迁居到后龙镇土坑村。此后,刘氏一族就在土坑开基创业,渐成一方望族。至清末,全村共建40多座大宅,形成可观的古民居群。土坑村是泉州市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港市遗址之一,是千年“海丝”聚落型遗存的典型代表,填补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港市遗址的缺环,其传承千年的家族式海洋贸易传统在国内独树一帜。2014年获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获评第二批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6年土坑村古建筑群列入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绣花楼”是土坑古建筑群的一幢文保本体建筑,目前已修缮完成。陈起拓摄
近年来,泉港坚持将村落整体规划、人文生态保护、村民生活提升等方面纳入一体化考虑,高起点、高标准出台多项整体规划方案。2014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团队编制《土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规划》。2015年,委托福建省艺术设计院编制《土坑村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规划》。2016年,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编制《土坑村申遗环境整治方案》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管理规划(土坑分册)》以及《土坑村文物本体修缮方案》。2017年,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管理规划》和《海丝申遗环境整治方案》。
承载着历史的土坑村港市遗址,细长的石板路上,依稀可辨旧日繁华。陈起拓摄
泉港以一揽子规划为蓝本,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资源禀赋,优化功能分区,疏通古村内外交通;结合村民日常生活和保护发展的需求,科学安排村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布局;提炼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优化新旧建筑风貌协调措施;结合历史功能地位、兴衰演变脉络,打通山、海、村廊道,合理设置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点;完善非遗传承机制,有效保护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重要资源,建设综合展示馆、生产性保护示范点(基地)5处、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处……如今,传统村落生机勃勃,古厝风采依旧,向世人娓娓讲述着刘氏家族披荆斩棘的传奇、当地依港成市的繁荣以及兴文重教、品德为先的优良传统。
保留风貌是前提,注重“修旧如旧”
站在高处,俯瞰土坑古村落的雄伟全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海商拼搏史,依然让人心潮澎湃。十几代刘氏族人勇敢向前、奋斗不息的见证就是:从明永乐至清乾隆年间,以刘氏祖祠为中心,南北两侧分四排而筑,共建起了40多座古大厝,占地面积26860平方米,形成绵延数百米长的壮观古厝群。目前尚存着27座明清古建筑,保存较完好的有15座,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庭院式砖石木结构。
土坑村古民居为典型的庭院式砖石木结构,十分古朴耐看。陈煌华摄
如何让古村落修旧如旧、散发奕奕神采?关键是保留风貌。2017年,泉港全面启动土坑古建筑群整治修缮项目,以“白石宫-清莲堂-百万大厝-施布口街-祠堂口街-来铺金融街-厦门口市”游览主线为施工重点,对环境整治、文物本体修缮、学校、居民房屋拆迁、立面改造、配套设施及安消防项目等进行梳理调整,分期分步推进,截至目前已抢救性维修建筑19栋,确保古建筑群整体风格面貌更加美观统一。此外,在不破坏历史风貌、不改变遗产布局的前提下,泉港先行启动了遗产区环境整治工作,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设计的土坑村环境整治方案,涉及整治建筑、道路设施、市政管线、公共空间节点、景观绿化等内容。随着修缮、整治工作日益推进,土坑村的闽南风情、乡土气息愈加浓郁,行走于街头巷尾,依稀可见昔日的繁荣和昌盛。
土坑古民居古建筑大门前的虎、鹿石雕线条鲜明,寓意福禄双全,陈伟煌摄
挖掘内涵是根本,做到“形神兼备”
土坑村的价值,包含三个层面:古建筑群落、港市遗址、海商聚落。从街市的角度看,土坑村有当铺、药铺、布店、杉行、铁铺等,仅当铺就有八家——具有金融功能的八家当铺为海洋商贸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海商的角度看,土坑村地处湄洲湾南岸,西接太平港,北对秀屿港,南联泉州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明清时期,刘氏一族发展海洋渔业、商贸,航线北至福州、宁波等地,南至泉州、厦门、广东、汕头等地。至道光年间(1821-1850),达到鼎盛阶段,商船往来莆田、泉州、厦门、广东、海南、山东等地,远达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土坑村考古发现的1888年维多利亚女王硬币、1907年爱德华七世硬币、大正七年日本硬币、英属婆罗洲硬币等,是其海外贸易交往的一个见证。刘氏海商家族的辉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文化延续。从文化的角度看,土坑村至今传承着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妈祖巡游、送王船等。白石宫妈祖巡游习俗已经传承数百年。村里下海处有座吾案宫,出航者在此敬香祭拜后再出海,船上供奉妈祖、姑妈神像,祈求平安。明清时期,土坑村下门口码头与屿仔壁港相通,每年的“送王船”习俗仪式就在这里举行。2020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土坑古建筑群的刘百万大厝是文保本体之一,是传统建筑的典型,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陈伟煌摄
为了更好地挖掘提炼土坑村传统文化内涵,泉港组织编纂《海丝港市遗址——土坑海商聚落空间解析》《土坑刘氏家规家训》等书籍,指导土坑村启动编写《土坑村志》;动员乡贤提供自家场所建设土坑乡村记忆馆,目前已完成布馆设计。一系列文化“组合拳”,有效助力解读土坑村以传统宗族文化为纽带,发展出古代中国传统乡绅宗族文化与海洋贸易活动相互影响而成的特殊聚落形态。
土坑古民居刘氏家庙风景如画,陈伟煌摄
文旅融合是关键,传递“乡愁味道”
落日余晖,老幼相携漫步于土坑古香古色的建筑前,建筑就是最好的美学熏陶;港市海商文化和优秀家风文化进校园,后龙中心小学编排了海丝文化韵律操和刘氏家规家训三字经;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内外高水平职业车队见证泉港海丝文化休闲旅游重镇的魅力;海丝游学联盟,汇集日本、韩国及中国北京、河北、山西、广西、云南、台湾等地游学团队,在泉港共商海丝游学。泉港以土坑传统村落为文化圆心,画出绚丽多彩的文旅融合盛景,把独特的“乡愁味道”传递给国内外游客嘉宾。
依托一系列精品节庆民俗、文体活动,泉港既推动群众共同创建“海丝之光”文旅品牌,又把文旅活动办成文化惠民工程、民生文化工程,每年到访参观的游客达5万多人(次)。近年来,泉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态教育、展示和文化遗产日、节假日的主题活动,打造土坑海商聚落研学基地,创建特色旅游示范基地,已成功获评泉州第三批六大旅游产品。开发“海丝•涂坑”主题党日活动基地,依托修缮后的土坑村古民居,结合红色革命文化、海丝文化、刘氏家风家规文化、廉政教育文化等元素,打造主题党日活动的示范基地。开展祭祖、妈祖信俗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扩大对外交流的影响力。
2016年,参加第八届海峡论坛·闽台“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动暨闽台同名(同宗)村镇寻根续缘之旅的多名台胞,摸着土坑村一棵20多米高100多年历史的木棉树拍合影。陈起拓 摄
从鲜为人知到闻名遐迩,几年间,土坑村实现了传统村落的美丽“蝶变”,吸引了众多 “粉丝”的目光,游客纷至沓来。昔日繁华港市,重新热闹起来。但是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土坑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内涵挖掘和展示还不够。对历史文物、建筑艺术、布局机理等文化底蕴的挖掘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史迹文物,游客群众只能感受其外观面貌,在触摸文物“温度”、感知历史人文上还有距离。二是管护水平还需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资金不足、专业管理人才缺乏,未能吸引专业团队进驻,导致古村落的常态化运行和管理上缺少有效的运行机制,在文物修缮及用电用水设施、路面日常维护等方面的时效性不足。三是村落美化方面有待提升。对公共空间节点的景观设计整体性考虑不够,个别在协调、美观上存在不足,夜景设计、污水处理、公厕日常清洁等方面还有短板,古村落的宜居程度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四是文旅融合上还有差距。旅游营销缺少系统规划,宣传推介做得不够,缺少一些沉浸式体验项目,在留住参观者、吸引更多来访者上做得明显不够,“人气”后劲不足。
为讲好土坑故事,泉港区后龙镇滨海蓝志愿队的志愿者深入土坑村寻访原住民。陈起拓摄
下一步,泉港区将在前期保护开发的基础上,立足土坑村自身实际,下足功夫进行顶层规划、资源整合、文旅开发,更好地推进古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让土坑村传统古村落进一步保留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留下更多的乡愁记忆。
土坑村港市上的古井仍可以使用。陈煌华摄
一要加强保护、合理利用,重点塑造活态古村落。古村落保护要留住“形”守住“魂”。坚持高起点规划,做到“妥善保护”与“有序更新”有机结合,既不能“涂脂抹粉”,也不能“大拆大建”,要通过“微改造”还原乡村风貌,更好延续美观统一的古建筑群风格。要组建专家学者团队,加强文博研究工作,充分挖掘和探索土坑村古建筑群文物独特的建筑、艺术、人文以及美学价值。古建筑不应“束之高阁”,除了发挥其在精神方面作用外,还要发挥好物质功能作用,在不破坏建筑本体结构和遵守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建设红色记忆馆、塗山文化馆、理论讲堂等“微阵地”,加强合理开发利用,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二要规范管理、提升品位,致力创优文明古村落。引进专业团队加强古村落保护和管理,强化古建筑群智慧消防和安防系统建设,做好古村落用电、用水设施改造提升,设置古村落“管理员”,落实古建筑群各院落专人管理制度,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常态化协作机制,推动古村落保护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古村落保护宣传,将古村落保护、平安建设等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古村落居民保护好古民居、古祠堂、史迹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传统的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人人都当古村落保护员”,共谱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协奏曲。
三要景观提升、优化环境,着力打造美丽古村落。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夜景亮化、污水管网、公厕改造、交通指引等公共基础设施,优化零散空间的绿化种植、绿植修剪,促进村居更加养眼美观。要优化公共空间和街巷系统,延伸丰富文保核心区之外的文化、旅游等元素,在保留并延续当地村民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之外,带动村居环境整体改善,让古村落“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要文旅相融、汇聚人气,精心打造网红古村落。文旅融合不能“单打独斗”,要告别“旅长游短”,注重全区旅游路线整体规划,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泉港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焕发古村落新活力。要在聚拢人气上下功夫,加强古村落宣传推介,围绕港市遗址和海商聚落名片,逐渐恢复祠堂口街、施布口街、厦门口市的港市功能,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积极探索文旅合作模式,探索引入各类文化体验、研学旅游、茶吧、写生基地、艺术工作室、艺术品交流、摄影创作基地、展演营销、亲子娱乐、文创产品开发等新产业新业态,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