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到周末,游客纷至沓来,可热闹了,看停车情况,客流量能达到上千人。”张家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亚楠自豪地说,“这不算最多的,五一期间单日客流量达到了2000多人!”
这样一个藏身于古镇彭城南部的小村庄,如何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村”?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千年窑火不熄、百代历久弥新。张家楼村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这里盛产优质瓷土,当地百姓凿井挖土,源源不断供应着磁州窑炉火。
美丽乡村张家楼
张家楼的老宅多沿河而建,参差错落,隔河相望。漫步街头,古铜色的笼盔墙一溜排开,既沧桑又大气,而遍地笼盔墙的张家楼也被称为“陶瓷垒成的村庄”。
然而,村里的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落后和交通不便,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很多村民在上世纪80年代陆续搬离建设于新中国成立前乃至清末民初时期的老村,遗留下大量的空宅、空窑洞,只留下一片荒芜闲置的村落遗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邯郸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指导峰峰矿区区委、区政府启动张家楼文化旅游提升项目,投资1.1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8060平方米,突出磁州窑文化遗产,有机融合自然生态、乡村风情,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度假胜地,让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张家楼馒头窑遗址
在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新建公厕8座、污水管道6000米、污水处理池1200立方米、污水处理设备3组、饮水管道11000米、燃气管道6000米、弱电线路6000米,实施照明提升(节能改造)500套,疏通村内河道,建设街景小品,环境整修提升60000平方米,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破解传统村落保护与居民改善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全面改善提升村容村貌。
为统筹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邯郸市创新推行“政府搭台、市场唱戏”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现以文旅融合为引领,政策资金全要素保障,先后完成320户、132处老宅基地回收,通过修旧如旧、统一改造,激活乡村闲置资源,使“破木屋”变成“黄金屋”,创新探索出一条传统建筑活化利用路径,实现磁州窑技艺传承、老屋保护、舒适宜居、创业增收“四赢”局面。全面改造升级张家楼艺术公社,打造陶瓷文创体验区、特色餐饮小吃区和高端民宿体验区三个板块,预计年收入3000余万元,利润可达66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带动餐饮、娱乐、休闲、住宿、展演、文创等文旅产业发展,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梦想,让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产业致富。
张家楼笼盔墙
今年5月1日,首届张家楼乡村艺术季启动,市县两级文化名家带队走进张家楼,开展移风易俗、唱歌比赛、书法写作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带动村民参与,潜移默化、成风化人,提升村民道德文化素养。邯郸市知名作家张楠在张家楼设立张楠文学工作室,把自己寻访所得所感写成民谣《站在张家楼看世界》,广为传唱。
“五一”假期,破茧焕新的张家楼精彩亮相,瞬间打出了品牌,打响了名气,赞叹声不绝于耳。这里实现了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水墨丹青与抽象油画共生对话,北方窑洞与江南民居并存,老缸调与摇滚乐混响并不违和,彭城三下锅与台湾珍珠奶茶互为补充,相逢友局,牵手楼上楼,贴近烟火气,欢聚烧烤店……
彭城镇党委书记李卫华说:“我们将通过‘旅游 文化’的纵向深层次融合的模式,把张家楼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同时将整合周边地区龙洞珠泉、磁州窑山体浮雕、响堂山风景区等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文旅资源,推动串珠成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擦亮全域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