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易地搬迁 后期帮扶 群众实现从“融入”到“融合”-凯发k8一触即发

凯发k8一触即发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石楼县:易地搬迁 后期帮扶 群众实现从“融入”到“融合”
2024年05月2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王廷洪

       山水相间、人景相宜的移民小镇,促进增收的树德枣业扶贫车间、香菇大棚种植园、金鸡养殖园,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石楼小镇……

石楼小镇的搬迁别墅

       近年来,山西吕梁市石楼县把“搬迁后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中之重,科学实施“五二”工作法,用足用好稳岗就业政策,提高产业就业帮扶精准度,持续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做好迁出地和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加强基层党建,强化移民社区治理,让农民变市民,真正融入社区、融入城市、融入新生活,走出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易地扶贫搬迁后扶之路。


        石楼小镇搬迁群众 生活越过越富裕


       今年40岁的康彩平在5年时间里从围着灶台转的全职主妇,成长为懂香菇种植技术的新农人,夫妻俩都有了收入,日子越过越富裕。这得益于2019年山西省石楼县的易地扶贫搬迁,他们从和合乡搬进了全县5处新建安置点之一——石楼小镇。如今,他们的家庭增收正和小镇的农业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小镇社区党群活动中心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石楼县在县城北规划土地,新建石楼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建成5个居民住宅区,目前,已累计安置移民搬迁996户3003人。在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扶下,石楼县持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群众的后续帮扶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产能向石楼小镇安置区周边集聚,加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配套建设了箱包车间、香菇种植园等,帮助小镇居民促就业稳增收,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村民在蘑菇大棚工作

       康彩平一家人搬到石楼小镇后,孩子们陆续在县城上了初中。“搬了新家要有个新活法。”康彩平应聘到香菇种植园务工。她从最简单的“选菇”学起,挑出形状圆整、盖大柄短、肉厚质密的香菇,为下一步烘干环节备好料,还逐步学会了制作菌棒、套袋、温棚培养技术。


       这5年,康彩平月均收入2000余元,“有了收入,感觉活得更有底气了。这活儿不难,只要肯吃苦愿意学,干一个多月就熟练了”。


       康彩平打工的香菇种植园隶属于石楼县丰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是石楼县2019年引进的一家农业种植企业,投产时间和石楼小镇居民的搬迁时间大致同期。

采收蘑菇

       公司经理韩琴介绍,基地每年1-11月持续用工,优先招收搬迁群众,设有分拣、套袋、烘干、码放、剪菇腿等工种,月均用工量约45人,生产高峰期能吸纳近80人务工;薪酬结算方式分日结、计件两种,年均工资发放额200多万元、人均月薪2000元以上。此外,公司还有加班补助等激励政策,以此提高日薪制员工的增收积极性。


        基地生产经营5年来,韩琴见证了石楼小镇务工人员的变化。起初,绝大多数人只有务农经历、没有务工经验。公司从省外招来食用菌培育技术员,带着康彩平等员工学技术,有些工人现已掌握全流程生产技术。特别是女工群体,刚来时普遍不善言谈,经过这5年的锻炼,干活儿灵巧、手里出活儿快,基地来了产业观摩团,一点儿不怯场,敢站出来流利地讲解生产流程,“女工们都有了一份事业心”。


       如今,县政府已经在两个集中搬迁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布局了树德枣业农产品加工园区、30个香菇大棚种植园区、100万只蛋鸡养殖园区,吸纳移民户300余人,搬迁群众以务工、承包大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产业发展。

加强基层党建 打造舒适宜居新型社区


       在五个安置区入住之初,石楼县党委就选派5名优秀基层副科级年轻干部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将85名党员的组织关系分别迁入五个新社区,同时将移民社区划分成3个党群服务网格,采取了突出“两建”抓引领,凝聚社区组织“向心力”;夯实“两基”抓提升,激活社区治理“最末梢”;聚焦“两业”抓增收,筑牢融合稳定“硬支撑”;破解“两难”抓治理,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维护“两权”抓保障,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的“五二”工作法。

党群活动中心开展活动

       五年来,4个移民安置社区先后设立“就近办自助机”,集成贫困证明、小额信贷证明、居住证明、房屋产权证明等15个高频证明事项入网,让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通过“线上 线下”双管齐下、双向发力,彻底解决了公章“两头跑”、群众办事“两头跑”的问题。


       各社区聚焦群众所需,广泛开展“一米阳光”志愿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等活动,让群众享受更加丰富的便民惠民服务。特别是通过设立“微心愿墙”,收集群众微心愿1000余条,采用闭环运行机制,完成群众反映的养老认证、图书借阅、常规体检等相关需求,事项办结率超过90%,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创新开展“小镇下午茶”活动,搭建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民主议事协商平台,按轻重缓急分类梳理,急事即办、难事商量办,征集环境卫生、营造温馨社区等“金点子”20个,纳入清单10余项,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等难点议题3个,真正让搬迁群众逐步融入社区日常生活,实现“融合”发展。


       完善配套设施 让务工群众无后顾之忧


       教育、医疗是两大民生关切问题,石楼小镇在搬迁安置社区建设的同时,配套建设完成石楼小镇小学及幼儿园、龙山水岸幼儿园配套建设,解决230名移民搬迁学生的就近就学需求,暖心的课后服务,让群众没有了后顾之忧。

小镇配套建设的小学

       “孩子爸爸在外务工,我在蛋鸡养殖园区上班,有时候需要加班,辅导孩子做作业就是问题。小学都是寄宿制的,每天都有老师辅导功课,这样我肯定放心啊!”一位石楼小镇的居民说。


       此外,小镇还设立卫生院,配备医务人员6名,与县人民医院建立定点帮扶联系机制。不远处,拥有500张床位的全新县人民医院已破土动工,群众就医不用再跑远路。

小镇社区医院

       除了教育和医疗设施,石楼小镇还先后解决了交通拥堵、电动车充电桩不足、社区智能监控等多方面问题。如今,社区里掀起了文明风潮,大家积极加入“道德银行”,通过志愿服务进行积分储蓄,再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编辑:王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