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璇:心系闽西汉剧-凯发k8一触即发

凯发k8一触即发首页> 乡村文旅> 详情
邓玉璇:心系闽西汉剧
2022年11月24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 作者:刘霄

  邓玉璇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西汉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事汉剧艺术工作70多年,曾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龙岩地区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福建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艺术学校龙岩地区戏曲班副主任。她是国家一级演员,先后在《西厢记》《秦香莲》等80多出戏中扮演主要角色。邓玉璇拥有基于对中华美学传统深刻理解之上的文化自信,在她的戏曲人生中,她曾是市场的“宠儿”,是传承的典范,也是用艺术引领市场的革新者。


  十八岁踏上从艺之路


  1936年,邓玉璇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父亲是商人,后因家道中落,被送人做养女。小时候的邓玉璇喜欢唱歌、演话剧(客家话),对戏曲更是痴迷,常常哼唱梅山歌剧、传统汉剧。有一次,梅县汉剧团前来演出汉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她一连看了10个晚上。但那时,她还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远离故土、扎根福建,与闽西汉剧结下一生的情缘。


  1954年暑期,福建龙岩专区汉剧团到邓玉璇的家乡演出,演员俊俏生动的扮相、如泣如诉的剧情、婉转悠扬的唱腔,深深地打动了她。恰巧剧团正招学员,酷爱戏曲的邓玉璇报名并被录取。18岁的少女从此踏上了从艺之路。


  “龙岩群声汉剧团(福建龙岩专区汉剧团前身)老艺人阵容强大、名角荟萃,每个行当都有知名的老师,旦角台柱李凤群,花旦王玉兰、黄赛玉,小生蔡迈三、廖汉庭,名丑陈坤福……”邓玉璇说,“不过,剧团的青年演员极少。记得当时,和我前后几天在梅县参加剧团的有梁碧霞、吴祝兰、邱旺德等8人。那时,剧团每晚正式演出前都要加演配合各种政治运动的现代宣传剧,这些宣传剧的任务大部分落在我们这些刚招进来的年轻人身上。因此,我们也得到了不少上台实践的机会。”


  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今已86岁的邓玉璇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回忆起艺术之路,她感慨万千。邓玉璇说,18岁对学习戏曲来说其实是个偏大的年龄,要想有扎实的基本功非得苦练不可。除了艰苦训练,要塑造好人物,还得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邓玉璇还记得,学演汉剧《百里奚认妻》时,她演的是百里奚的妻子杜氏,一起招进来的年轻人都认为她学得快、学得好,对戏的老师却说:“你演的是杜氏,不是我这个老头子。”邓玉璇说:“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他把最要害的东西给我点破了。”演戏要演人物,从那时起,邓玉璇十分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同时,恩师王玉兰“要一人千面,不要千人一面”的话也深深地影响了她。在每一次艺术创作中,邓玉璇总是先研究,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找到最适合的路子,发挥自己的特色,去表现和塑造不同的人物。


  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人物独到的诠释,邓玉璇成功出演了《大闹开封府》《西厢记》《桃花扇》等传统汉剧,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邓玉璇于上世纪50年代主演的《百里奚认妻》,唱、做、念三家并重,后来成为剧团花旦必修的经典剧目,堪称是邓玉璇艺术成就的开篇之作。该剧自首赴厦门公演,邓玉璇的艺术样式就成为同行和戏迷学习与追捧的典范,对汉剧花旦行当影响之深不言而喻。


  面对掌声和赞誉,邓玉璇没有沉醉其中。她不断思考行当的改革创新,对剧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加工与锤炼。以往,闽西汉剧由于长年在旷野高台演出,又缺乏扩音设备,为了能让观众听见,定调较高,因而声音较尖细、音域较窄,旋律比较单一,行腔也较生硬;另外,不少老艺人不太讲究发音和吐字。邓玉璇发现这些问题后,深思熟虑,对汉剧旦行的传统唱腔和唱法进行了大胆革新。“首先,我把闽西汉剧的调门降为‘e宫’,这种调门符合人体发音最有效的音区,也是旦角唱腔主旋律活动的主要音区。其次,结合自身实际,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在发音、吐字、运气、归音等方面作了一系列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再次,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发展出了若干新腔、花腔,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圆润婉转的演唱风格。”她说。


  邓玉璇既善于博采众长、继承前辈汉剧艺术家的演唱技巧,又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自然条件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汉剧比我的生命都重要”


  空闲时,退休多年的邓玉璇还会溜达到剧团给年轻演员讲戏,与剧团探讨闽西汉剧的出路。


  邓玉璇经常提起一部令她难忘的现代戏《陈客嬷》,因为这部戏的创作中蕴含着古老剧种闽西汉剧对如何适应和及时反映现代生活的思考。1958年,剧作家陈平创作了传奇剧《陈客嬷》。为了生动逼真地塑造陈客嬷的形象,邓玉璇甩开惯熟的公子、小姐角色,深入这位英雄母亲的家乡体验生活,走访了许多知情者,并与当地农民同吃住、同劳动,精心揣摩角色。作为闽西汉剧史上第一部现代戏,《陈客嬷》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演,首次公演就轰动全省。


  “当时我们难得有专业剧作家指导,在这部戏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机会。除了学习怎样演,也明白了传承和创新并不矛盾。”邓玉璇说,“汉剧比我的生命都重要,到这岁数,我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啊!老祖宗留下的是好东西,不能在我们手里给丢了。”


  邓玉璇说:“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汉剧肯定要创新,但如何创新,需要大家探讨和实践,要注重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同时,不能浮躁,好戏是磨出来的。对于年轻的戏曲观众,不需要一味地迎合,而要用真正的精品打动他们,吸引他们走进剧院,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的东西如古董般渐沉湖底,那些曾经令观众如醉如痴的传统剧目已远离人们的视线。”福建省龙岩市闽西传习中心负责人刘佳柳说,“好在还有像邓玉璇老师这样的老艺术家。有他们在,这面旗就不会倒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