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草丛,山谷溪流,无数蝴蝶翩跹起舞,来到金平县马鞍底乡“中国·红河蝴蝶谷”,方知着名作家金庸(查良镛)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描写的“蝴蝶谷”真实存在。
每年6月初,当地便迎来了旅游旺季,约有4万余人前往当地观赏蝴蝶“大爆发”的自然奇观。可在红河边境管理支队马鞍底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张黔蜀的记忆里,首次到访金平县马鞍底乡是因为一条关于自然灾害的新闻播报:受第13号台风‘天鸽’影响,2017年8月26日4时10分,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马鞍底村委会石板寨村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
灾情就是命令!时至今日,这一道命令依然在红河边境管理支队马鞍底边境派出所每一名民辅警心中回响。
“拥有150多公里边境线的派出所”
见到张黔蜀,是在马鞍底边境派出所沙坝抵边警务室(石板寨新村)。
该警务室距离边境县0.15千米,担负着中越边境89号界碑至90号界碑的边境管控工作,整个沙坝抵边警务室辖区的航拍图,像极了蝴蝶“左半边翅膀”。
“这是一个经历了涅盘重生的村寨。”张黔蜀回忆,石板寨村因自然灾害受损严重,于2018年全村易地搬迁到石板寨新村,开始新的生活。
如今,单栋单院的安居新房代替了临时安置帐篷,当地村民赶上了“沪滇合作”的春风,找到了农副产品销售(主要为中草药、水果)的新渠道,脱了“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路子”,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4200元。
改变固然可喜,张黔蜀却愁在心头,因为如何带领村民迈出“平安步子”的问题亟待解决:“辖区边境线长达150余公里,境内海拔最高3012米,最低200米,沙坝抵边警务室仅是5个抵边警务室的其中一个,辖区内有6个村委会67个自然村,还有16块中越界碑……”
辖区越复杂,越需要警力去坚守。张黔蜀表示,44人的警力队伍与其他边境派出所相比,已经很“让人羡慕了”,然而,一旦将这支队伍洒向长达156公里的边境线上,总感觉“捉襟见肘”。
以沙坝抵边警务室为例,其常驻警员达8人,承担的工作有边境巡逻管控、治安防控、警情处置、社区警务等工作,如何科学统筹安排警员工作,是马鞍底边境派出所每日需要面对的难题。
“只能硬顶。”说到面临的难题,张黔蜀无奈地说。
可“硬顶”同样需要科学统筹:“得派顶得住的骨干去顶、顶上去一定要有效果。”
多年来,马鞍底边境派出所始终按照“警力前移、警务下沉”工作思路,坚持骨干任警长的制度,因地制宜创新警务模式。经过一系列实践与总结,创建了“蝶乡红”党建品牌,并依托该党建品牌创新“四个三”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质升级。
“警民团结胜过无数雄关隘口”
做好边境巡逻管控工作及基层治理工作,没有“撒豆成兵”的本事,但一定要有“撒豆成兵”的思想。
马鞍底边境派出所依托“蝶乡红”党建品牌(以蝶乡红为主题,建立了“党旗红、平安红、国门红、阵地红、民心红”党建子品牌,推动“1 5”联创联建模式)创新“四个三”工作法。
其具体做法为:第一步依托“蝶乡红”党建品牌与当地乡党委、政府及各级党组织搭建党建大联盟,实现“党建引领、一方统筹、多方联动、共筑共建”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在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工作中形成合力;第二步以“主动介入、及时处理、就地化解”的原则,聚焦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民意导向,联动多方开创矛盾纠纷化解新局面;第三步聚焦对涉边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整治、要素管控、宣传引导工作,助力边疆繁荣长治久安;第四步为通过优化勤务模式、强化边境巡逻防控、推行“民生警务”工作持续推动边境地区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如何最为直观地看“四个三”工作法的成效?张黔蜀说出了三大改变。
首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队伍及人数的增加:在社区警务工作中,骨干警员带动联防员、护边员、网格员、治保员、信息员5支队伍开展工作,还号召120余名党员、团员、村组干部组建“护蝶齐飞”志愿队设立“治安固定观察点”9个,形成了“多领域覆盖、多部门参与、全方位治理”的群防力量。
其次是群众满意率的逐年提升: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马鞍底边境派出所构建“护村队-村委会-乡司法所-县法院”四级联调体系,构建出“小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大矛盾纠纷”预警在先,复杂矛盾纠纷集中力量攻坚的纠纷化解大格局。
据介绍,马鞍底边境派出所联合金平县人民法院挂牌实体运行4个“蝶乡共享法庭”,探索推出多元化联合调处五步工作法(多元化联合调处五步工作法:第一步:沟通听诉求;第二步:调查求焦点;第三步:劝说重疏导;第四步:引导强共识;第五步:讲法解疑惑),培育了42名“法治带头人”、“人民调解员”,常态化开展拉网式矛盾纠纷摸排,群众满意率已连续三年达到90%以上。
最后是涉边违法犯罪案件量的减少:马鞍底边境派出所建立了“军警联动、警种联打、所站联控、警民联防”的联动协作机制,发动群众组成巡边队伍,持续提升“人、物、技’防手段,以及易发生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的重点部位为基本单元,常态开展警治联勤、联户联防、联村联防平安边境守护行动129次;还帮助“护蝶齐飞”志愿队组建普法服务队,依托“边警小课堂”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在地西北警务室,张黔蜀十分自豪地指着一幅由警民一起绘制的壁画说道:“管边治边控边工作,需要实事求是、开拓思想、提升意识,警民思想、行动的团结胜过无数雄关隘口”。
轻声细语护蝶飞
走进马鞍底乡滮水岩村,便到了“中国·红河蝴蝶谷”景区的核心区,进乡如入画:满目苍翠间,滮水岩瀑布飞流直下,浇灌着村落间错落的层层梯田;风吹林动时,山中珍禽仿佛发出呢喃声声,呼唤远方的客人留下来……无数蝴蝶因何在此地翩跹起舞?在旅人进村的那一刻,秀丽的山河给出了答案。
这里的“蝴蝶大聚会”在每年的5月至6月都会上演,亿万只蝴蝶破茧而出,形成“大爆发”的奇观。有资料显示,全球有记录的蝴蝶约有2万种,我国约有2100种,而位于金平马鞍底乡的“中国·红河蝴蝶谷”就拥有320余种,是世界上蝴蝶种群和蝴蝶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守护游客,必先了解旅游;保护生态,必须先了解生态。
2021年10月,滮水岩景区警务室挂牌成立,关于开展“蝶乡旅游警务”的创新与实践便提上了日程。警务室成立之初,民警进村拜访的第一批人里,就有有着“蝴蝶奶爸”之称的当地林业站工作人员杨镇文,从1998年开始,杨镇文就开始观察、监测、保护蝴蝶,至今已有整整26年。
“由于蝴蝶对环境变化和人群活动痕迹极为敏感,上山开展巡逻工作,会不会‘打扰’蝴蝶,我们必须请教当地专家。”滮水岩景区警务室民警告诉记者,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如今,当地民警进山巡逻时的巡山路线、人数、甚至走路时能发出多大的声响,大家都经过研究与训练。
近年来,金平县制定出台了马鞍底乡蝴蝶谷保护管理条例,成立了蝴蝶谷管理专门机构,加大对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力度,最大限度保证蝴蝶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空间,保护森林、保护水源、保护蝴蝶被写进马鞍底乡各村的村民公约,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为了旅游推广,村里还建起了观蝶景观道,以及具有蝴蝶放飞、蝴蝶观光、蝴蝶科普功能的蝴蝶种源繁殖基地。村民们自发成立起七彩蝴蝶专业合作社,开展蝴蝶养殖和文创产品研发。
即便如此,滮水岩景区警务室民警依然需要“防患于未然”。
景区警务室成立初期,马鞍底边境派出所对常驻滮水岩景区警务室民警定了目标:做守护和谐旅游的“维护人”、做安全旅游的“保障人”、做旅游秩序的“看护人”,做生态环境的“巡护人”。
守住一个美丽的地方需要本事,守护生物多样性需要本事,让‘美丽延续 没有遗憾’更需要本事”。张黔蜀寄语滮水岩景区警务室民警,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多干实事、为当地治安巡防多下功夫、在每一次的探索和进步中多长本领。
近期,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正在集全力积极开展平安边境模范、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群防群治亮点品牌“三项创建活动”。细细想来,这项活动的内核之一,便是鼓舞广大民辅警隐入深山,融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之中,一起“求本事、学本事、长本事”。
筑牢边境管控与社会基层治理的“良师”何处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