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么困难,都要试一试。”5年前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在福州大学任教的苏文亮将已萌生多年的想法付诸实践,在家乡福建泉州南安市康美镇筹建赤岭公益图书馆,改变“村里孩子没有公共阅读场所”的状况。
一到寒暑假和周末,康美镇附近村落的孩子们就成了赤岭公益图书馆和康美公益图书馆里的“常客”。在这一方天地里,他们能尽情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两家公益图书馆发起人苏文亮的努力和付出。
回家乡 建造一座图书馆
苏文亮从小在农村长大,家乡公共文化设施的匮乏一直是他心里放不下的遗憾。2007年,当时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读博士的他,第一次萌生了在家乡建设一所公益图书馆的想法,但这个念头因种种原因一直被搁置。
苏文亮在耶鲁大学访学
“这不是灵光一现,而是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谈及为何筹建公益图书馆,苏文亮渐渐打开了话匣子。2017年赴国外深造时,在当地社区图书馆的体验,让他深刻体会到图书馆在社区发挥的重要作用。回国后,他还专门考察了厦门鸟巢公益图书馆,“小而美”的公益图书馆令他深受启发,便开始着手筹备工作。
2019年6月1日,他和团队正式发起筹建赤岭公益图书馆计划,“最好的儿童节礼物不是糖果,不是玩偶,而是为乡村孩子打开世界的一扇窗”。
赤岭公益图书馆揭牌
然而,资金却是一道坎。苏文亮将建设公益图书馆的想法发到微信朋友圈后,得到了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很快就筹集到了8万元。随后,他建立了“月捐”制度,召集爱心人士每月捐助50元,带来了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
“建一座图书馆,原来这么难。”苏文亮坦言,在建设图书馆的过程中,除了要解决经费问题、人才引进、城乡理念差距等,还要在福州、泉州两地来回奔波“监工”。
在筹建图书馆的过程中,他也时常听到不同的声音,有人直言不讳“想法很好,但是太天真了”,有人表示“乡村不适合建造图书馆”,还有人担心“图书馆运营不下去”,都劝他不如尽早止损。
在非议鹊起之际,苏文亮的众多朋友、同学、同事,甚至是网上不认识的爱心人士,纷纷献出自己的力量,坚定了他的选择。
2019年8月,赤岭公益图书馆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馆内定期举办各类阅读活动,一下子吸引了大量村民,也获得了政府的肯定与支持。
苏文亮为康美公益图书馆开馆典礼致辞
2021年8月,团队的第二家图书馆——康美公益图书馆开馆。由乡贤苏瑶人提供的500多平方米场地打造而成,充满设计感,让读者在阅读之余拥有更多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1031场活动、26328人次受益。如今,康美的少年儿童享受到了满满的阅读获得感、幸福感,收获了“精神粮仓”“第二课堂”。
阅读推广,有以图书馆为中心的15分钟“乡村阅读圈”,有小读者行动参与的“书香班级”,还有北京灯火公益支持的社区图书漂流项目。科技文化活动,有观影、科普、美食、阅读、讲座、手工等。依托图书馆,更多“可能”不断铺开:乡土文化展览、科普与创意空间、心理沙盘室、乡村少儿合唱团……图书馆承载起青少年儿童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变成了“图书馆 科学 艺术”的活动平台。
孩子们在康美公益图书馆阅读
面对“康美馆阅读服务太超前了”的惊叹,他表示,乡村图书馆本该如此,“太超前”的感觉源于对其过低的定位和期待,希望若干年后的康美图书馆只是标配版,而不是高配版。怀着“自己发光,也要照亮远方”的理念,他又带领团队提出了“点亮灯塔计划”,希望助力更多乡村与社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成为光 还要照亮远方
“中国未来高质量乡村与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必然走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道路。”苏文亮一直在探索乡村图书馆的高品质、可持续运营模式,带领公益阅读团队尝试运营专业化、活动常态化,以儿童青少年为优先服务对象的模式。作为运营保障,甄选和培养优秀全职馆长,组建志愿者队伍,建设月捐为主、次捐为辅的运营经费保障制度。
苏文亮在发展交流会上进行分享
在运营好两家乡村图书馆的基础上,苏文亮开始思考如何帮助更多乡村图书馆。他带领公益团队启动了“点亮灯塔计划”,为各地乡村图书馆筹建提供经验辅导和专业支持。
走访调研113家阅读推广单位,接待全国127家图书馆筹建运营方,打造乡村图书馆馆长实训和研修基地,免费为伙伴单位培养15位实习馆长,一对一陪伴指导12家乡村书屋筹建运营……苏文亮所在的团队深度分享经验、模式,让乡村图书馆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公益图书馆的部分经验文档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每个乡镇至少都能有一座高品质的图书馆,让图书馆像学校、邮电局一样成为乡镇标配。”苏文亮表示,他和团队将不忘初心,继续为乡村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让图书馆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
【编辑:王正】